update: 2018-02-17

怕是昨天锻炼量有点大,晚上两次三番惊醒。反反复复地闹腾,早上有点倦怠,就没了出门的心思。索性宅一天住处吧,无所事事,于是整理下自己的冥想经验,以作分享。

A. 缘起

我接触冥想是在研究生期间,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三年,累积了一百多小时。反思原由,一是好奇使然,一是确实心中有无解困惑,纷繁忧心。而这困惑,就是雪莱的名言「我們讀書越多,就越發現我們是無知的。」从本科始,对自身无知浅薄的忧虑,很长时间困扰着我,甚至有时会过了头地影响到生活。再回首,这过往有点青涩、矫情,令人发笑,但却也是福缘,决定了如今自己的现在。

而在心态的变迁过程中,冥想是起了有益助力的。不能说是改天换地,却是潜移默化地学会认识自己,有点「吾日三省吾身」的味道。自觉受益,于是坚持下来,于是有这篇文章。

免责申明:本人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机构培训,只是基于阅读和身体力行做个人经验分享。既不权威,也不保证普适性。好在,冥想既不会爆炸,也不会升天,我又没有卖弄玄虚的心思,请放心食用。

B. 三个阶段

其实这方面我看过的书很少,最开始是在「自控力」里有简要介绍,尝试了下,挺好玩。然后读了「只要会呼吸,就能做冥想」,内容确实简单,但流程太长太碎,没有耐心坚持。最后遇到「The Mindful Way Through Depression」,一读倾心,所以我的操作方法和思路均是来源于此书。

经常有人以为我是在打座或者做瑜伽,甚至推测信教信佛,这些都是误解。准确地讲,我接下来描述的方法并非是冥想,而应叫做正念。它实质是一种源于东方,被西方整合进现代心理治疗的技术。诶,不要跑,不是说我心理有问题。正念的目标是学会处理念头和引导情绪,从而能够和自己相处。这对普通人也是有裨益的,尤其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上班一族。

正规的正念疗法应该是有很多环节和方法,我不懂。只是按照个人需要选择了其中的三个加以练习。不会多,不会少,而且足够简单。

因为是理工背景出身,信奉「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」的教条,所以在具体讲解前,请让我阐述个人理解的思路,为什么会如此编排。如果耐心不足,直接跳过吧。

0. 基本理念

我理解的正念,是用于处理情绪的手段。喜怒哀乐怨憎,都是情绪。而情绪的由来,或说源头,引子呢?是念。念头的念,一念之差的念。俗语说无名之火,意思是这愤怒无由来,而正念不这么看,它认为这愤怒有由来,只是我们没有察觉,或者不会察觉。

所以,首先,正念的第一要务是察觉念头,这就是第一阶段的主要练习 – 数呼吸 – 的目的。然后呢,我们要学会察觉情绪,重点是发见身体本身传达的信号,这即是第二阶段:体察身心。最后呢,回忆或痛苦或难堪的往事,复现当时的情绪,去追本溯源,找到生发的念,面对它,理解它,正视它。通过反刍达成和解,学习平和地看待往昔的自己,善待当下的自己,相信未来的自己。

好,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了。

0.1 数呼吸

我的理解是:念头无休无止,无好无坏。只有在我们响应了念头,才会产生情绪,愤怒悲伤难过。而如果我们不搭理它,不在意它,不相信它,置之一旁,它自会消失。数呼吸正是观察念头性质和练习旁观不理态度的技巧。

数呼吸分两个过程:首先是一分到两分钟的深呼吸,用于身体放松;然后才是默数呼吸,用于察觉念头。具体如下:

  • 深呼吸: (1~2分钟)
    1. 端坐,闭眼。
    2. 缓慢吸气,想像气从呼吸道进入,散入四肢,丰盈充满全身;缓慢呼气,想像气从四肢汇集,经呼吸道带走疲惫,身体放松。
    3. 更细致的方法是,先逐区域放松,再全身放松。如第一次呼气想像脑部放松,第二次想像颈部,接着肩部、大臂、小臂、胸、腹、臀、大腿、小腿,次第放松。最后全身一起。
    4. 尽量用腹部呼吸,不强求。
  • 数呼吸: (10~15分钟)
    1. 维持上述姿势,回复正常呼吸。
    2. 数呼吸,不是数数,是说注意。注意力放到腹部或者鼻息处,吸气时默念「吸气」,呼气时默念「呼气」。重点,不要尝试去控制呼吸,顺其自然。在察觉到呼吸时叫出它的名字,而不是发出命令。
    3. 有一定练习经验后,可不用默念,而改为用心来观察:吸气时腹部鼓起;呼气时腹部收缩。感受吸呼间腹部肌肉的张驰。维持注意力。有点像武术中的「意守丹田」。
    4. 若走神,慢慢将注意力收回腹部,重复数呼吸。走神,拉回,走神,拉回,直到时间达到。

很简单,对吧。我再强行「知其所以然」地解释下几个问题。

  1. 深呼吸的用意何在?

    一是放松,一是宁静。在农村,夏夜待到农事消停,凉席上一躺,那周遭虫嘶蛙鸣,份外地聒噪难宁。环境安静,细小噪声就显现出来了。人亦如是,静坐闭眼,心一宁静,脑中那纷杂的念头就显现出来了。

    记得我最初练习时,甫一坐定,脑海中真是千头万绪,吵闹不休,往往时间没到就耐不住了。后来练习次数多了,才逐渐适应。

  2. 为什么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呢?

    这是一种让我们对念头保持距离,采取旁观的技巧。因为当注意力全部放在呼吸上后,就没有富余去响应心中的念头了,而只能旁观,由它们生,任它们灭。打个比方,脑海中的念头就像瀑布一样,奔流无息,如果我们直接投身其下,只会被激流冲刷卷噬,不知所在。而如果我们站在对面的桥上旁观,就能恬然自得地相处。数呼吸,就是把注意力定在桥上,不再走近的技巧。

    说得扯淡点,就是用这种技巧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来观察意识。而通过观察,我们能学到两点:一是意识念头无休无止,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它们生发,没法心如止水;二是虽不能阻止念头的生发,但我们可以对它置之不理,而只要不介入,须臾间复即风逝烛灭。

  3. 走神是不是糟糕了?

    一点也不糟糕,这很自然,还是好机会。正如无法制止念头生发一样,我们也很容易不自觉被某个念头吸引进去。如果意识到走神,要做的只是慢慢把注意力重新收回腹部。事实上,走神是个很好的机会来做练习:一是练习觉察走神状态;二是练习从瀑布中走回桥上。走神–拉回–走神–拉回,反复地练习,从「梦里不知身是客」回到「一蓑烟雨任平生」。

    展开一点,貌似心理学有个autopilot(自动导航)模式的概念,这是什么意思呢?回忆下和朋友吃饭,大家有说有笑,饭是不是不知不觉就吃完了?我们注意力在聊天抖机灵上,吃饭这个动作就由自动模式接管了。再回忆下,你是不是有过走路时或者地铁上想事情,面无表情地到达目的地?练习觉察,可以帮助识别出这些状态,甚至进一步主动解除跳出来。当然,自动模式本身是有好处的,觉察到身体在哪种状态,多一份清醒而已。

如果数呼吸练习得自然熟悉后,就可以减少这个动作到一两分钟,剩下的时间用来练习第二、三阶段。注意,不可贪心,不可自欺,循序渐进。

0.2 体察身心

因为当时读的是英头原版,我本身没有相关专业知识,所以就瞎起了名字,不影响表意,当然如果有人纠正最好。

我的理解是,只有在情绪强度较大时,我们才会意识到情绪。而在情绪形成的初期,身体就已经发出信号,如呼吸变快。这个技巧就是在前一阶段主动解除自动模式后,有意识地感受和辨识身体信号的练习。具体如下:

  1. 保持上一阶段姿势。
  2. 将注意力从腹部,发散到全身。注意哪些区域有异感,一般是有疼痛感。
  3. 将注意力收到其中一个痛点,分辨它,有多痛,区域有多大,是怎样的一种痛觉。总之,就是用一颗好奇心去观察它一会儿。
  4. 然后尝试用前述的呼吸法去放松它,直到缓和。
  5. 换下一个疼痛区域,重复,直至时间达到。

身体的微弱信号,很多时候混在噪音里,被大脑完全过滤了。用这个方法,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。发现身体有很细微的痛感,不要紧张,这应该是正常现象,总有肌肉会酸痛或者脏器节律细微变化。如果确实不放心,可以去医院检查。

通过这个练习,主要是让我们意识到,很多身体发来的信号,我们的意识不加觉察。更有趣的是,勤加练习后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玩一个游戏。比如等车,或者开会,从自动模式中跳出来一会儿,检查下身体信号,看自己的情绪如何,是无聊到心空了,还是不耐到肝在跳。

最重要的是,习惯了觉察的技巧后,当意识到情况不对时(比如说语气加重了),迅速地检查下身体信号,比如呼吸加快,体温上升,然后就可以判断自己开始生气了,就有可能及时刹车。当然,这很难,我是做不到,最多是能觉察到状态,但控制不住反应。不过总归是好的,只有意识到问题存在,才有解决的可能。

前两阶段都熟悉后,就可以联合这两个技巧了。

0.3 反刍往事

毎个人多少都有不愉快的回忆,不愿提及,不忍触碰。有心理学认为,如果不消化掉这些往事,它们就会沉到潜意识中,然后在某个不经意间重新回来伤害我们。或者不认识它们,我们可能会一遍遍重蹈覆辙,同样的苦果一尝再尝。这个阶段的方法,就是带领我们去面对这些不愉快,然后呢,不下判断(第一阶段),体察心情(第二阶段),最终达到平和面对,甚至理解背后的自我诉求。具体步骤如下:

  1. 保持坐姿。
  2. 回想最近最不愉快的经历。如果没有,则回想记忆中最糟糕的事情,或反复出现的往事。
  3. 仔细回想当时的过程。可能脑海中会涌出无数诋毁自己或者他人的念头,用第一阶段的技巧旁观,不要相信它们,而用好奇好笑又好玩的心态来看待它们,不下判断。
  4. 念头不再有伤害后,用第二阶段的技巧来密切观察身体信号,辨识当时的情绪,梳理缓和不适感。比如念头是愤怒,观察身体后发现其实是心在痛。进一步细察是心哪里在痛,怎样的痛,然后试着用呼吸去安抚它。
  5. 对同一件事多次如此回忆处理后,我们就可能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真实情绪。甚至,可以更进一步,尝试理解引发这情绪的真实想法。是一种不敢面对的担心么,是一种不敢言语的诉求么?或者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来反思,也许多了体谅。

个人观察,对往事多有两种态度:一是回避拒绝,「与君两宽,天涯陌路」;一是自怜,「空枝误花情,卿负我负卿」。本质上都是自我保护,而用第三阶段的方法,可以让柔软的心从铜墙铁壁的自我保护中跨出来,越过自忴自伤的想法,在宁静安全的状态下承认痛苦,接受伤害,并从中认识自我。接受伤害,才知成长;卸下防备,方知勇敢。古语「痛定思痛」,当是此理。

恐怖は”悪”では無い それは己の弱さを知るという事だ
弱さを知れば人は強くも優しくもなれる
恐懼不是罪惡,它能讓人感覺到自己的弱小
認識到弱小之後,人才能變得溫柔,和堅強。
吉爾達茲·克萊伊夫 《妖精尾巴》

「優れた者」など、どこにも存在しないということを。
たとえどんなに他より10倍も100倍も勝る力を持った、眩しい誰かがいたとしても
間違えずに生きられる者などどこにもいないのだから…
世间不存在着所谓的强者,
不论他比常人拥有十倍还是百倍的力量,不论他有多么耀眼,
一生不犯错误的人是哪里都不存在的
梅伽模特院长 《魔笛》

C. 体会与想法

0. 关于应用

我常用的Android冥想应用是Meditation Helper Plus,简单够用。

1. 冥想不是非学不可

没见过这么打脸的,写了这么长一通,结果说可以不学。你当自己是《葵花宝典》啊!

我是这么想的,做事前应该先问目的。冥想是一种解决情绪和念头的技巧,而你有这样的需求么?这才是问题。另外,有用的习惯/方法太多了,我们不是在集邮,要全来一遍。古话是说过「技多不压身」,但古话还说过「艺多不养人」呢。窃以为,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,挑选组合,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合宜且自得最好。

2. 冥想不是玄学,而是思维训练术

因为技巧源于佛教,平常人们也不知区分,所以偶有误解。甚至有玩笑,这是修仙出家的节奏么。大家都知道,商场里利用人的心理,会用199, 299类似的方式定价格。我知道这件事后,从此会有意识地把价格修正成200,300来读来说。这个思维训练可以修正人性的这个弱点。

同样的道理,冥想呢,是我们知道人类对情绪和念头的处理系统有缺陷,而实践出来的思维修正方法。所以,于我,更愿意理解它是一种经过千百年实践传承下来的技术。健身,是摸索出来的身体训练方法;冥想,是摸索出来的心灵训练方法。如是而已。

3. 冥想不是什么大事

最后,我以为,冥想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技能。它只是一种思维训练习惯。有人早起,有人晚起,有人爱甜,有人偏咸,无对错之分,无高下之分,无好坏之分。

冥想既不能让人成为圣人,更不能许人以幸福。能把控人生的只有这个人自己本身。最后让巴菲特结尾吧:

If you invest wisely and are lucky enough to enjoy a long life, your mind will naturally turn to your legacy and giving back.